28-08-2017
8月28日下午,集团董事长、副总经理洪波到香港金钟统一中心太平再保险总部,看望员工并进行工作调研。
在调研座谈会上,集团董事长听取了太平再以及太平再(中国)的工作汇报,并作了讲话。他说,我很高兴在当前公司发展的关键阶段来调研,慰问大家,同大家分享发展带来的喜悦。太平再是集团再保板块的主体,也是集团再保集中管理的重要平台。在本届班子的带领下,近年来公司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,太平再(中国)开业以来运行良好,太平再2015年升至亚洲第5位、全球第37位, 2016年首次实现规模保费超百亿港元,在规模实力、持续盈利能力、业务结构和经营布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,已逐步发展成为一家日趋成熟的国际化再保公司。
集团董事长要求,太平再领导班子在成绩面前要保持头脑清醒和发展的警觉性,常比较、善总结,主动自我加压,查找存在的差距与不足,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。太平再积累了优秀的专业队伍和经验技术,要厚积薄发,充分抓住机遇。同时要冷静分析和细化下一步发展及努力的方向,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,始终不忘“我在哪、要去哪、怎么去”,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,明确公司未来三年、五年的发展目标,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公司经营管理一定要做到严谨、细致、周密,有备无患,从容应对,绝不能大而化之、笼而统之,这是工作方法问题,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。
集团董事长说,与集团精品战略和做强做优做大在港业务的发展要求相比,与国际领先的再保险公司相比,与“亚洲领先、全球具影响力的精品再保险公司”的发展目标相比,太平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集团已经明确了到2022年在港公司要达到的发展目标,这既是政治任务、也是“军令状”,既有挑战性、也有可能性,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,太平再要争做集团国际化布局的排头兵。再保险是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一门技术,更是一门艺术,相对于技术,艺术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很大,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掌握和驾驭,如何发掘内在的逻辑关系,找准突破口或契合点。任何事情都有软肋,都有薄弱环节。所以,业务拓展或开展具体某项业务,都要抓住重点,找准契合点,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与国际大型再保集团相比,太平再差距还很大,还没有太多乐观和自喜的资本。要发扬集团“三年再造”的精神,树立敢打敢拼必胜的信心,把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挖掘出来,力争进入亚洲前三,使规模实力、专业化经营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跻身亚洲先进行列。
集团董事长强调,要找准对标对象,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,力争实现更大的突破。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抓重点、重点抓,明确对标对象,竞争对手的优势和特点,就是我们要追赶的目标。要树立信心、放大格局,眼光要高、动作要实。要对标集团精品战略,推进公司规模实力和国际化经营布局迈上新台阶。要对标市场领先的国际再保险公司,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短板,着力在技术能力、风险管控和人才队伍等方面,打造公司的领先优势和鲜明特色。要对标国家战略布局,积极作为,以专业再保险服务,主动对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中资企业“走出去”。要增强防控风险的意识和工作力度,织牢风险防控网。再保险极易受到国际外部风险传导,更应将审慎经营和风险管控摆在最突出的位置,注意抓早抓小,对存在的风险隐患,做到早发现早处置。要强化党的领导,加大干部培育力度,打造一支风清气正、人才辈出的队伍,为太平基业长青、后继有人打下扎实基础。
对太平再及太平再(中国)提出的需集团支持和解决的有关问题,集团董事长一一作了回应。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太平再和太平再(中国)中层以上管理人员,在现场及通过视频参加了座谈。